6月1日,一批净水设备作为六一节的礼物,送给了新疆当地的多所学校。
这是可口可乐中国“净水计划”近期的一次行动,为新疆的孩子们能喝上安全纯净的饮用水而竭尽所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将陆续完成40台新设备的安装检测和使用培训;至2017年底,新疆受益学校将达百所以上,受益学生3.3万多人。
同日,“净水计划新疆示范区”正式落地,合作方包括新疆省扶贫办、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口可乐中国、壹基金等。“示范区”的尝试是为了探索一条符合新疆当地需求的可持续的净水扶贫之路——喝上干净水,是脱贫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在乎孩子的健康,我们要让孩子们喝上一样干净的水,这是基本。但其实这并不容易,我们了解中国的情况,理解政府的困难。作为饮料公司,饮水的事我们更擅长。”可口可乐大中华及韩国区副总裁张华莹博士说。
可口可乐中国希望通过“净水计划”,提供一个成熟靠谱的解决方案。
然而,让老百姓和孩子们喝上干净水并不是一件只要有爱心和资金就能做到的事,这同样是一件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事情。
一方面,导致水源水质不达标的物质因地域不同而多有不同,同一地区的水质因季节变化也会相差很大,这就对于净水设备的净化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水处理和监测能力不足,缺乏基础设施和人力物力。而且,往往还面临饮水卫生教育的缺失、人口居住分散等多方面制约因素,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也面临缺乏长期有效的维护和监管等问题。
可口可乐中国花了五年时间,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技术领先,还融入了“互联网+”的思路净水扶贫之路。
“我们和伙伴一起埋头去设计和研发了5年,从无到有,探索了一条因地制宜的净水解决之路。”张华莹博士说,“不仅采用国际领先的净水科技,还通过互联网管理,及时掌握设备使用状态及滤水情况,大幅提升了项目在未来继续扩展后的管理效率,让项目更可控、可查、可持续。”
用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来管理公益项目是“净水计划”的一个重要模式创新。事实证明,互联网介入管理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很有效果,比如对于饮水设备的维护和监控。
由于水源水质受季节性变化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人为污染影响,以及净水设施折旧等因素,在安装了净水设施并验收合格的学校,未来也需要进行不断地设备维护和检查,以避免饮水安全问题卷土重来。
但是,在此前的项目实践中,随着投入的饮水设备越来越多,加之学校地理位置偏远,每个地点的具体情况都不同,这项工作一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净水计划团队想到的办法是:为设备“植入”了监测芯片。
关注我们